首先要选一家可靠的基金公司,可以关注一下近年来受到欢迎,并且口碑较好的基金公司。
可以参考一些基金评级,基金评级是基于某一支基金在过去时间里的表现的出来的结论,它反映了一只基金在过去时间里的可靠程度,通常评级较好的有更高可能表现出更好的投资性。
找一位资历老,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一个有老道判断的基金经理非常教导适合经验不足的人选择合适的基金。
要查看基金招募中明确列出的各项费用,综合考量,要让利润最大化,避免投入个人资金中的大部分
说实在的,选择基金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里面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正规的基金评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引用大量数据运用高等数学公式进行评比和测定,最后才能做出选择。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必能选择出一个较好的基金。因为这些评测都是建立在一个假设条件下的。但是这个假设条件能不能成立呢?谁也不知道!
就如一个人看到一个大个子身边趴着一只狗,于是他就问大个子:你的狗咬不咬人?
大个子说:我的狗不咬人。
于是这个人就去碰那只狗。结果他被咬了。
于是他很生气的问大个子:你刚才不是说你的狗不咬人吗?可是我现在被他咬了!
大个子说了:这不是我的狗。
。。。。。。。这个被狗咬的人就是犯了一个错误——假定趴在大个子身边的狗是大个子的。于是才会引发后面的一系列事情。这个错误的假设是他被狗咬的根源。
在投资中也是如此。在基金选择中也是要在一个假设的前提下进行推理和评估。但是这个假设是否能站住脚,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没有人回答我们这只狗到底是谁的。
比如我们分析海螺水泥这只股票,我们先要假设在未来煤价不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政策导向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它会怎么样发展,它每年会有多少收益,。。。但是未来煤价到底会不会大涨呢?未来会不会有新政策呢?
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
所以不要仅选择一二只基金。有容易选错的风险。我认为选基金。最好是选一个基金组合,即多买几只基金以分散风险。
另外不要买表现最好的基金。那些当年基金名前10的基金最好别买,因为它们的投资理念肯定是重仓投资。这样的投资理念注定这些基金的收益会大起大落,因为人不可能总押宝押对。
相反,那些投资收益中上等的基金倒是可以多买些。 这表明这些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不那么激进,较稳重,值得长期投资。
可以根据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筛选:
步骤一:观察基金投资的内容和行业的趋势
1. 基金有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等,股票型基金风险最高,混合型基金次之,债券型基金最低,因此基金的投资内容是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
2. 基金投资型态有分价值投资、成长投资、行业投资、趋势投资等,如果投资人能够中长期持有基金追求稳定的收益,那么可以选择价值投资类型,如果中长期持有却追求较高收益能够忍受较大幅度的波动,那么可以选择成长投资类型。假设市场风格目前属于成长风格,那么成长类型的基金在配置上就可以把仓位放大一点。
3. 基金成立时间是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观察细节,一个基金的绩效表现有时候跟成立时间是有很大的关联,假设某个基金成立时是在牛市尾端,然后遇到股市下跌而亏损,那么可能到下一轮牛市来临之前都会是绩效不佳的状况,成立时间长短展示了基金是否经历过完整的牛熊阶段,可以让投资人观察不同阶段的基金表现是否符合自己的理财需求。
步骤二:透过历史排名做筛选
1. 虽然过去的绩效不代表未来的绩效,但是要从市场上超过6000只的基金去做筛选也是一个难题,因此将同类型的基金放在一起去做历史业绩的对比,就可以快速缩小选择基金的范围,根据筛选出来的基金再去买入。
2. 一般会运用晨星星等去筛选,晨星网会把成立三年以上的基金进行评比给予星号,总共有五颗星,三颗星以上就表示中长期的绩效比较好。
3. 四四三三法则也是经常运用的一个排名筛选的方法,这个选基方法是先分析基金过去中长期的绩效表现是否在同类型基金中的前1/4,掌握基金中长期表现是否优秀,再看短期绩效是否在同类型基金中的钱1/3,是去观察基金短期是否有跟上热点。如果短中长期绩效都落后,那肯定是不能买入的基金。
步骤三:了解基金经理团队
1. 基金公司的背景也是投资人需要关注的,老牌的基金公司相对在品牌上和产品上能够提供投资人较安全稳健的信赖感。
2. 经理人任职稳定度,在A股有所谓的基金冠军魔咒,今年表现好的经理人明年可能就离开了,那么基金的绩效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下滑,或者是基金经常更换经理人,这些对于一只基金来说都不是好事情,所以观察经理人稳定度可以看出基金是不是优秀的好基。
3. 经理人管理基金期间的绩效,这个是投资人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因为一只基金绩效好不好跟操盘的经理人是有直接关联性的,所以观察经理人在牛熊市阶段的操作绩效可以看出经理人的管理能力,这个部分有个小技巧提醒大家,基金经理人管理的基金数量尽量在五只基金之内,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管理过多的基金是很难兼顾的,因此挑选基金管理数量越少的越有利。
步骤四:份额筛选
1. 基金规模的变化是需要去关注的,规模太小未来会有被清算的风险,规模太大操作上绩效可能不容易突出,因此尽量选择规模介于10亿和100亿之间的基金。
2. 基金持有人结构以机构和个人两类为主,对于投资人来说可能是容易忽略的指标,观察持有人结构中机构占有的比例多少就可以判断这个基金是否可以继续持有,或是决定买进卖出的时间,机构选基金以稳为主,长期来看会有超额收益,机构如果长期重仓基金,那么基金经理的稳定性就高,基金长期的业绩也会比较优秀。
总结:如果能够有效运用上述四个步骤,就能够为自己选到一只好基金,基金不是收益越高越好,而是选到业绩稳定相对靠前的基金,能够长期持续稳定的提供收益。
购买基金是许多人理财的最主要方式。对于拥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说,可能早已驾轻就熟,但是对于刚刚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刚开始接触基金的人来说,势必会存在很多疑难。不少人在收益率和风险性的平衡选择中,总会觉得特别难以定夺。
那么,如果是刚接触基金的理财小白,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呢。
1、 首先想好有没有自己的预期和投资方向其实只要开始选择基金,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一支基金,都有一份详尽的产品详情,里面通常会涉及到基金的投资目标、基金发行方的投资理念或宗旨、基金的投资标的物还有这个基金的投资策略之类。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一支基金的大致框架,我们可以从中选择自己中意的。比如想要尝试低风险的,可以选择以稳健为宗旨的基金、以及投资标的物不涉及股市的基金。
2、 可以适当参考基金的过往业绩就像前文说的,每一支基金有其详细的产品信息,同时,也会明确展示出它的历史业绩,通常会有一个收益率的周期性波动图谱,我们可以看出它在7天、一个月、三个月或一年以内的波动和涨跌趋势。
通过这些趋势,我们也可以判断出,这一支基金到底属于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还是高风险的产品。然后根据自己的资金体量,以及自己对投资风险的承受度以及投资喜好,来进行选择。
3、 关注几个重要指标除了这些说明书和图谱,还有一些关键指标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基金。
首先是基金规模,一般来说,如果基金的规模足够大,也就是其分析的基数足够大,这样的分析数据出来的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可信度。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资金过大的情况,所谓盘子假如太大,实际上也是可能会拖累业绩的。
其次是基金类型。基金是有很多分类的,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等等。如果是想要尽可能保持稳定,可以选择货币基金,如果是稳中求进的类型,可以选择混合基金。
再次是持股比例。在所有基金中,有不少都是投资了股市的基金。这其中有的基金收益率高,有的基金收益率低。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参考每一支基金的持股比例。一般来说,如果持股比例较高,虽然预期收益高,但是风险一定也较大。
还有最大回撤。其实几乎每一支基金上都会标注这个数值,它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这个产品的净值从最高点处回落到最低点的一个幅度,简单来讲,就是亏损幅度。那么很自然的,这个数值一定是越小越好。
4、 可以多个基金搭配购买
投资理财是不适合将资金全部集中在一起的,因为集中资金投资某一个单一项目,就意味着风险的绝对集中,这样,在发生亏损风险的时候,就是所有资金都遭遇损失,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选择多支基金进行资产的配置,将资金分散的同时,也分散了投资风险。
总的来说,基金的门槛很低,几乎人人都可以选购,而在初次进行基金理财的时候,就需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力,理清自己的投资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基金进行组合。
其实现在的一些三方平台有很多给基民选基用的工具,老K就用天天基金上面一些好用的选基工具跟大家说说吧。
选基金的时候,大家最好还是用PC端方便点,特别是喜欢看排行选基金的。天天基金网PC端有基金排行、基金比较、基金筛选等看基金、选基金的工具。
进入基金排行的页面有
各种类型基金的排行,也有总排行,大家可以看到近3年等各个阶段的排行,也有自定义区间的排行,从这你能大致了解各个阶段收益居前的基金。
基金比较里面,你可以加入最多10只基金,比较他们的各个阶段收益,资产配置情况,持仓情况等,特别是你看中了几只基金只想选一只的时候,基金比较就用得到了。
基金筛选是喜欢买主题基金投资者的福音,已经按照主题、评级等等把基金都给你用大数据列出来了。
当然,选基的工具远不止这些,像天天基金手机端也推出了一些大数据选基的功能。
有利用独家数据做的榜单,像大家都在买、连续5年正收益、定投人气榜、大家都在看等。
有策略精选类的,像金牛奖基金、五星评级基金、低估值指数基金、高夏普比率基金、量化策略基金等等。
也有主题热榜类的,把各类热点主题的优选基金给大家都罗列了出来。
当然,选基的工具很多,老K就不一一罗列了,利用平台工具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当然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还是得不断的学习,要学会对单一基金的好坏进行判断。
就拿一只基金来说,在这只基金的概况里,你要学会去找到有用的信息。对基金的各阶段排名、基金经理的情况、基金的持仓等信息都要综合的去考虑,特别是不要看短期业绩去选基金,一定要看长期表现,而且是基金经理的长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