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习者的不随意注意。1、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更多的是依赖刺激物,强度大、新颖、对比鲜明和活动变化的信息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不随意注意,同时,抑制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干扰。注意学习环境的选择与布置...

    (一)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习者的不随意注意。

    1、不随意注意的规律更多的是依赖刺激物,强度大、新颖、对比鲜明和活动变化的信息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不随意注意,同时,抑制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干扰。注意学习环境的选择与布置,环境要安静、简朴、整洁等。

    2、符合个体需要和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因此,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与使用,学习内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内容丰富、难易适中,带有实践性的。

    (二)采用活动组织的方式着重培养学习者的随意注意。

    1、随意注意是以学习活动的自觉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等为条件的,因此,应加深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激发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对活动任务的意义理解得越清楚、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越能保持良好的随意注意。

    2、培养间接兴趣。稳定的间接兴趣有助于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

    3、合理组织学习活动。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有助于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

    (三)开展自我指导训练,培养学习者善于利用两种注意的规律。

    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经常交替地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能够使注意长时间地保持集中。

    提高学习效率,能让我们事半功倍,结合自身经验,我的如下妙招:

    1,温故知新

    每天及时复习当天学过的新课内容,把教材上面当天学过的内容在头脑里面再理解消化一遍,特别是知识的重难点,要借助参考书和笔记,在头脑里进行第二次理解性学习。每一周周末的时候,对这一周学过的知识再进行一遍复习巩固,相信经过两遍之后,知识在头脑里也变得非常的清晰,掌握得比较扎实了。

    2,互通有无

    如果一个人学习没有多少动力,可以三四个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学习小团队,当学习上面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去问一问成绩较好的同学。让他帮你解答,就这样大家互帮互助,也会互相之间感染,变得爱学习。及时解决了自己不懂的题,增强了学习信心。遇到像语文 政治 地理 历史 英语等这些需要记忆的科目,也可以在这个小学习团队里面互相抽背,一方面帮助了别人,另一方面自己的记忆也得到加强。

    3,付诸实践

    当你学会了当天的新课,初步理解了当天学习的知识,要做一些相应的练习,一是可以检测自己是否掌握了新知识,也可以加深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当然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味的题海战术也不可取,因为有很多知识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是无法把所有的题都做完的,因此我们只要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一些适当的练习就可以。

    4,劳逸结合

    要想学习的效率高,就要劳逸结合。如果长时间沉浸在一种学习模式中,我们大脑的反应速度会大大降低,从而只能低效率学习。如果在我们感到疲倦的时候,能够出去适当放松一下,可以使我们的大脑恢复活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充足的睡眠也能让我们的精神饱满,神清气爽,学习效率还会低吗?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希望能够帮助正在学习的莘莘学子们,最后再送一句名言名句鼓励大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据调查,每两个孩子中就会出现一个注意力缺失的孩子。

    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缺乏耐性、作业磨蹭拖拉、粗心马虎……

    当孩子出现这些注意力缺失状况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这是家庭教育不良的结果,是父母对孩子缺乏管教与惩罚导致的。

    于是,你一方面为自己的“不作为”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懊悔,另一方面,开始通过“严厉管教”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把他拉回“正轨”。

    结果,你与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因此引发大规模的家庭战争,妈妈责怪奶奶溺爱孩子,痛斥爸爸不管孩子……

    你焦虑、受挫、情绪崩溃、对孩子大吼大叫。而孩子呢,要么和你对着干,要么沉默寡言。最终孩子的注意力缺失也并没有改善。

    发现孩子存在注意力缺失的问题时,家长应能够客观地看待,而不是把一切都怪罪在孩子头上。

    孩子注意力缺失的表现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某种事物上,而这个过程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的能力。

    孩子在课堂上听讲时,注意的对象就是老师、黑板、书本之间来回切换,这里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广度、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四大注意力品质,同时这些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

    1

    注意力的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注意的稳定性高的孩子,在上课、学习、做作业当中,都比其他的学生持续的时间长,而且往往能够不受课堂上、和家庭中其他事情的干扰,自觉抵制注意的分散。

    相反,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其注意稳定性偏弱。

    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教室外面一有风吹草动,哪怕有个人走过,他就会掉头张望。在家写作业时,大人在客厅一开电视,他马上就坐不住,有人敲一下门,他马上就会伸出头来看一下。

    2

    注意力的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数量叫注意广度。它是学习速度的保证。注意范围越广,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不丢、不落、观察与理解更为全面。

    注意力广度好的孩子,他们能够阅读速度快,记忆清晰,而且对于一些细节能够复述得很准确。

    相反,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其注意力广度偏弱。

    主要表现在阅读的时候,读得很慢,且读完以后对书本中的内容,能够记住的不多。在同一时间内看到符号的个数少,扫读文字、数字、符号也会比较慢,导致写作业磨蹭。

    3

    注意力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力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力分配。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应用的注意分配现象是:听、写、想。

    注意力分配好的孩子,能够一边看书,一边记录书中的精彩语言。在课堂上可以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进行记录知识点。

    相反,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其注意力的分配偏弱。

    主要表现在听课和记笔记环节,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有时,会因为记笔记而没有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有的,会因为光听老师讲课,而没有办法把随堂笔记记全、记准。

    4

    注意力的转移

    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叫注意的转移。注意力转移的速度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的基本保证。

    注意力转移能力强的孩子,如在看完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后,让家长给孩子讲解数学的解题思路,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从动画片中转到解题当中来。

    相反,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其注意力的转移能力偏弱。

    因不能及时转移注意而导致从精神到行为总是慢“半拍”。

    孩子每天要上很多节课,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注意力缺失的孩子上数学课时无法让注意力从上一节语文课转移到数学课上。

    孩子注意力缺失的原因

    1

    感觉统合失调

    有些孩子由于先兆流产、胎位不正引起早产剖腹产,胎儿在短时间被动、娩出,必要的刺激和锻炼被剥夺。

    同时孩子出生后拥抱的少、爬行不足,又或者活动受限、过度保护,包括父母忙碌,对孩子缺少足够的触摸爱抚和情感交流,也会导致孩子在生长发育中大脑感觉刺激不够,最终引起感统失调。从而容易出现因感统失调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2

    教育方式不当

    家长溺爱,导致孩子自控力差,无法集中注意力; 家长经常打断、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如让孩子不停喝水、对孩子絮絮叨叨;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孩子饭也吃不好,电视也看不好,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 家长总是在孩子玩玩具或者做学习任务时干预孩子,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

    3

    对所做的事缺乏兴趣

    不感兴趣自然不会集中注意力。孩子喜欢好玩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安静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所以孩子会老想着做别的事情,无法集中注意力,一打开书就犯困,但如果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又会表现出惊人的专注。

    4

    情绪焦虑

    成人在心乱、焦虑的时候会无法集中注意力,孩子也一样,在内心不安或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时,他们就不能专注于学习。如果家长因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批评孩子,很可能导致孩子焦虑,每次要学习时,孩子更担心、害怕,注意力更难集中。

    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4-6岁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顶乒乓球

    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顶住它不让它掉下来,绕桌子行走一圈。大人在旁边进行有意捣乱,可以拍手跺脚,大喊大叫,可以故意用语言刺激:“掉了!就要掉了!”但不能碰及孩子的身体。

    数字划线

    家长可在一张纸上写出几组数字,每组都是一连串的数字,一式两份,家长和孩子各人一份,同时做,看谁先又快又好地做完。题型如下:

    ①在某个数字下划线。如划消“8”,如:487557826868144082681037482685。

    ②在两个相同数字下划线。如:660987553479934292239667573397。

    复述数字

    大人一开始先报简单的几位数,让孩子复述,大人再不断地增加一位数,让孩子复述。每次只增加一位数。

    比如,大人报“256”,孩子重复一遍,大人再报“2568”,孩子再重复,大人再报“25681”,孩子再重复,以此类推。孩子能记住的越长越好,但也要看程度适可而止。坚持每天一练。

    堆火柴棍

    家长把多根火柴棍随意搭在一起,让孩子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拿起来,力求做到每拿起一根时不触动其他的,数量由少到多加大难度。

    钟表训练

    让孩子拿一块钟表,看它1分钟的走动,假如1分钟内注意力没离开秒针,就延长观察的时间到二三分钟。等到确定了注意力不离开秒针的最长时间后,再按此时间重复三四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秒,若能将注意力连续集中5分钟,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6-12岁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按顺序找数字

    家长把一组数字依次念给儿童听,每隔一秒钟念一个,念完后,让儿童倒复述出来,如家长念:“2-4”,儿童念“4-2”。

    舒尔特方格

    一张正方形纸卡,并将其均匀地划分成5行5列的25个小方格,然后方格内随机填写1—25个数字,不要重复或者漏填。要求小朋友从1到25按顺序输出这25个数字,爸爸妈妈可以记录每一次指错的次数和正确完成的时间。

    圈字游戏

    家长随意写下多个数字,然后让孩子把指定的数字全部打圈。也可以让孩子从指定的一篇文章中圈出指定的汉字。

    数数法

    从3开始,隔3就数,如3、6、9、12、15……数到300;从300开始,隔三就数,数到3。也可选择从其它数字开始。不管怎样数,先记下时间,看多长时间数完。

    拼图

    拼图要选孩子熟悉的、喜欢的形象,比如小动物、卡通形象等,让他完成后有惊喜、亲切的情感收获。如果孩子入门困难,可以让他对照着完整图形进行拼搭,指点他注意图块拼接处的特点。注意,拼图的难度要逐渐加大,要让孩子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对拼图的热情。

    关于听课其实学习最重要的时间和效果都是在课堂上,课堂上的效率比自己学习的效率高很多,也决定了你的学习质量。

    1. 听课之前应该预习,预习就是要找出不懂得知识,进行批注,发现问题,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会解答问题。

    2. 课堂上应该与老师保持互动,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仅要听,还要思考,积极地回答问题。

    3. 课堂上不懂得知识,在课后一定要搞懂,而不是积累问题。关于复习4. 制定阶段性的复习目标,合理规划自己每一天的复习任务。规定自己的任务按时完成。5. 复习应该是所有科目,而不是只复习一科,对一科目有一个清晰地复习计划。6. 复习的时候最好与老师保持同步的节奏,不能与老师的进步太远。关于练习7. 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知识点,学会认真的审题,不要看到一道题就盲目的做,根据难易程度来做。8. 每一次考试都是练习和总结,考试中学会分配和把控时间,掌握作答中的各种细节,掌握在考试中的不足之处,学会整理错题进行复习。关于生活9. 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身体也不能忽视,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了好的身体才会有充沛的学习精力,不要熬夜,少吃点辛辣的食物,高三应该与家人沟通,多运动,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死读书不如会读书。 学的多不一定学的会。 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正确的生活作息可以增加身体的能量 每周操持三到五次运动 每天有七八个小时的睡眠 多喝水操持体内水分 少吃多餐

    二、绝不拖延 可以设置目标清单帮助自己分配工作量。 每周周末,列一个清单包括所有的任务作业以及你想再下周完成的读书和学习活动。 2 每天晚上检查周计划列出每日目标清单然后将每周的工作分配到每一天确保完成每日的工作清单,但不必超过它。

    三做事有组织 例如将所有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找一个专门的地方放东西,这样会更有效率。 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每天记录,日积月累。 坚持做任务清单也可以帮助提升效率,缓解焦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综艺ABC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ongyiabc.com/article/1666844612123.html
    (0)
    上一篇2022年10月27日 12:23
    2022年10月27日 12:23下一篇

    相关信息

    更多相关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